今天要介紹選擇權跨月時間價差

國內外尚未有一個商品與台指期連動性完全連動可以做套利商品?

即使電子期也會因為流動性無法有效的成交

開始去思考期貨的意義 不就是未來的現貨嗎?

這樣就可以根據台灣商品找出適合的商品----台指選

那麼要怎麼去做判斷呢?

我們假設 未來與現在產生出很大的差距(除權月不算)

time break.jpg

就可以使用這個策略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CALL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PUT

當未來>現在    俗稱正價差   買近賣遠             買遠賣近

當未來<現在    稱為逆價差   買遠賣近             買近賣遠

 

買近賣遠 是賣方思考  保證金=MAX選擇權保證金(A,B值)+權利金

買遠賣近 是買方思考  權利金=MAX(遠月權利金,近月權利金)*100(50*2倍)

要判斷買方還是賣方除了權利金 履約價外還有一個方式就是運用是否風險有限

 

有人可能會提出另外四種商品搭配來交易

(一)  台灣50+期貨   

(二)  台指期+買方

(三)  台指期+賣方+買方  

(四)  台指期

記住一件事  再好的工具也無法做方向判斷 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VK 的頭像
    VK

    VK

    V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